讀完林語堂先生所著的《蘇東坡傳》,在我眼前勾勒出一幅鮮活而厚重的人生畫卷。林語堂先生曾說:“我寫蘇東坡傳,沒有別的理由,只是因為他是我所知道的中國文人中,最可愛、最可親的一位?!倍斘艺嬲哌M蘇東坡的一生,才懂得這份“可愛與可親”背后,藏著怎樣歷經(jīng)風雨卻始終向陽的生命力量。
蘇東坡的一生,是“一蓑煙雨任平生”的豁達。他的仕途從未平坦,從京城的意氣風發(fā),到黃州的“泥污胭脂雪”,再到惠州的“日啖荔枝三百顆”,最后被貶至遙遠的儋州,每一次貶謫都是對生命的重創(chuàng)??伤麖奈闯聊缬谑б猓炊谀婢持虚_辟出屬于自己的天地。在黃州,他開墾東坡,種稻栽菜,自號“東坡居士”,將粗茶淡飯過成了詩意生活;他寫下《赤壁賦》,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滄海之一粟”,在對宇宙人生的思考中消解了個人的愁緒。這種“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一蓑煙雨任平生”的態(tài)度,不是消極避世,而是歷經(jīng)磨難后對生活的主動接納,既然無法改變命運的風雨,便以一顆從容的心,在雨中漫步,在泥濘中尋得樂趣。
他的文字,是“人間煙火氣”的溫情。蘇東坡的詩詞從不只關乎風花雪月,更飽含對生活、對百姓的深情。在杭州任知州時,他疏浚西湖,筑就蘇堤,讓“水光瀲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”的美景流傳千古,更讓百姓免受水患之苦;在徐州,他親自帶領百姓抗洪,與軍民同吃同住,寫下“坐看黑云銜猛雨,噴灑前山此獨晴”的詩句,字里行間滿是對民生的牽掛。他的《江城子?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,“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”,道盡對亡妻王弗的刻骨思念,沒有華麗辭藻,卻字字泣血,讓千年后的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愛意。他的文字,既有“大江東去,浪淘盡”的豪邁,也有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的溫柔,更有“也無風雨也無晴”的通透,如同冬日暖陽,總能在不經(jīng)意間溫暖人心。
讀《蘇東坡傳》,讀的不僅是一位文人的生平,更是一種面對人生的態(tài)度。在這個快節(jié)奏、多焦慮的時代,我們常常被名利所困,被挫折所擾,忘了停下腳步感受生活的美好。而蘇東坡告訴我們:人生本就充滿風雨,重要的不是避開風雨,而是擁有在風雨中起舞的心境。當我們學會像蘇東坡一樣,以豁達之心面對困境,以溫情之心對待生活,以從容之心活在當下,或許就能在平凡的日子里,尋得屬于自己的“人間清歡”。
?2019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9004567號-1
地址:合肥市政務區(qū)潛山路100號琥珀五環(huán)國際A座15樓
電話:0551-62612077(服務), 0551-62657832(業(yè)務)